專科醫學教育資訊

肺炎球菌抗藥漸增 接種疫苗提升保護力

Intro :

新冠肺炎肆虐,全城戒備。但原來除了新冠病毒,肺炎鏈球菌亦同樣會引致肺炎,甚至腦膜炎。而隨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,現時肺炎球菌的抗藥性更有增無減。要減低肺炎球菌的感染可能,會有更有效的預防方法嗎?

 

Content:

肺炎鏈球菌是一種球狀的革蘭氏陽性(Gram Positive),它普遍存在人體,尤其是鼻腔黏膜。林祺智醫生解釋:「跟傷風感冒的病毒不同,病毒必須先入侵人體,在人體的細胞裡才能繁殖。肺炎球菌由於是細菌,故能自行繁殖。當人體免疫系統減弱,例如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時,肺炎球菌便會趁機侵襲,引起併發症。」

 

免疫力弱死亡率高三倍

感染肺炎球菌,即使是抵抗力強的人士,也有可能引致鼻竇炎或中耳炎;免疫力較弱的,更有機會引起嚴重的入侵性疾病,包括腦膜炎、肺炎、溶血性尿毒症。

 

肺炎球菌可引致的疾病

徵狀

鼻竇炎

嗅覺失靈如聞不到氣味、鼻塞、鼻涕呈綠色、頭痛、發燒等

中耳炎

耳痛、頭痛、聽力不清、發燒等

肺炎

持續高燒或低溫症,嚴重甚至會神志不清、呼吸困難,需立即入院治療

腦膜炎

發燒、頭痛頸部僵硬噁心嘔吐、畏光,嚴重更會精神錯亂神志不清

溶血性尿毒症

食欲不振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發燒,血小板減少引致如鼻、牙齦等出血等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長期病或免疫功能弱人士,一旦感染肺炎球菌,死亡率較健康人士更高出三倍。

 

飛沫傳染長幼均高危

幾乎無處不在的肺炎球菌,主要透過以下途徑傳播:

- 飛沫

- 直接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如痰、鼻涕

- 直接由皮膚傳染,例如握手

 

以下人士,屬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高危一族:

- 50歲或以上成人

- 6個月大嬰兒至17歲的青少年

- 哮喘患者

- 曾感染肺炎

- 患長期病如心血管病、呼吸系統疾病、糖尿病、腎病或肝病

- 吸煙、酗酒者

- 因其他疾病而免疫功能減弱人士

 

疫苗預防更勝治療

感染肺炎球菌,一般會以抗生素治療。但林醫生指:「現時肺炎球菌的抗藥性愈來愈多,故建議預防較治療更重要,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是其中有效的預防方法。」

 

目前,醫學界共發現了90種不同的肺炎球菌。而現時可供選擇的肺炎球菌疫苗共有13價及23價兩種,它們分別能針對13種及23種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作防護。「不論13價還是23價疫苗,均已證實安全,兩者的分別在於,13價疫苗的抗體反應比23價更佳,但23價疫苗涵蓋的對象卻較多。」

 

接種疫苗常見的不良反應只是打針位置的局部反應,如打針位置短時間出現輕微紅腫或疼痛,這些輕微不適均會在幾天內自然消退。

 

高危人士建議接種

林醫生表示,只要是肺炎球菌的感染高危,均建議接種疫苗。這類人士包括:

- 曾患肺炎

- 免疫力功能低如曾切除脾臟、患愛滋病、癌症或曾進行器官移殖,或現時正使用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

- 患慢性病如心臟病、肺病包括哮喘;肝或腎病、糖尿病者

- 已安裝人工耳蝸人士

 

但如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後有嚴重過敏反應,或已知道對肺炎球菌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,便不應接種肺炎球菌疫苗。

 

防疫習慣不可忽視

除了接種疫苗,林醫生提醒,日常的防疫習慣,亦有助預防肺炎球菌感染,故亦不能忽視。包括:

- 勤洗手,保持雙手清潔

- 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蓋口鼻

- 將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桶,然後徹底清潔雙手

-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盡量避免前往人多擠逼空氣不流通地方

- 如有呼吸道感染徵狀,應戴口罩及留在家中,不應外出